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080625神秘之夜:神秘的台灣澎湖虎井海底古城牆

據台灣古籍“澎湖縣誌”中的描述,從虎井高處俯視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綿延的城牆,當時文人稱之為“虎井沉淵”。民國七一年,國內資深潛水人找到了澎湖虎井古沉城正確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關切。



這座古牆遺址呈十字形形狀,以指北針測量呈九十度,為不偏不倚的南北、東西走向。主體為玄武岩構成,表面長滿海草,東西向總長約一百六十公尺、南北向總長約一百八十公尺,城牆厚度上端約一○五公尺,底部約二○五公尺,有些部分被侵蝕而呈凹凸不平,但搭建城牆的岩石塊接縫極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圓盤形的構造物,外牆直徑約二十公尺,內牆則約十五公尺。

當時有人認為古沉城為桶盤、虎井特殊柱狀玄武岩節理地形,一直延伸入海,形成沉城假象。但據地質學家研究表示,自然的岩石若形如城牆,應該是全部連續的,若是人造的話會有中斷處;另外若城牆很直,長度又很長,人造的可能性極高。而虎井古沈城中堆成沈城城牆的玄武岩,每塊岩石大小相當一致、角度垂直、石頭縫隙間又有填充物;此外城牆凹口呈十字行,且接砌面平整,非常符合人造建築的標準。



以“上帝的指紋”一書聞名全球的英國作家漢卡克(Graham Hancock),偕其夫人在民國九○年八月間會同中、日人員實地潛水探勘後,說明以海底沉城石塊堆砌的方式,明顯與玄武岩自然節理不同,應為人工堆砌。他很肯定的指出:“大自然對東西、南北走向沒有興趣,但人類建築卻很講究方位”,虎井海底沉城的石塊呈現十字形南北向與東西向方式排列,其方位正好是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並且由於搭建城牆的一塊塊大石頭,表面都很平滑,其接縫處平整的程度“可以將刀子插入”,他說明這一定是人造而非自然力量所能形成。



漢卡克並表示,當今的人類文明歷史有一個既定的主流模式,但是這個主流的模式卻無法解釋這些持續大量出現的考古學發現,為何共同有著“史前文明”的影子?事實上,人類史上有很多失落的部分是現代歷史還無法告訴我們的,而這些失落的線索,很可能就如同澎湖虎井古城一樣埋在海底,深藏人類文明興衰的秘密。

-----



上帝的魔島【前篇】:波斯灣、阿拉伯海與印度洋區陸沉之謎+續篇

作者 : 漢卡克(Graham Hancock)

內容簡介 :
冰河末期離奇消失的二千五百萬平方公里陸地與文明,正一塊塊像拼圖般地重返世間……洪荒盛世沉沒驚奇實錄,轟動世界重大考古發現! 史前大船何以會停泊在八千公尺高的喜馬拉雅山上?一萬二千年前的波斯灣真的是一片乾土陸地,移民者的伊甸樂園?傳說中的印度亞特蘭提斯--庫馬里堪丹古大陸是否會像特洛伊城一樣重現世間?石器時代的印度古城摩亨佐達羅,創立者是誰?何以能建造出媲美今日巴黎的完善街道與排水系統?此城又為何在一夕之間消亡?國際知名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漢卡克繼百萬冊暢銷著作《上帝的指紋》後,為了探究人類失落文明,從五大洲陸地遺跡一直追尋至海底世界,歷經五年時間走訪包含台灣的世界二十個重要海域,親身歷險潛海數百次,探勘檢視全球水下遺址,帶領讀者重返冰河時期繁盛樂土,尋找史前時代沉落海洋的未知文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