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080823神秘之夜:榮格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心理學家,也是個精神科醫生。他是分析心理學的始創者。

榮格的老師 -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佛洛依德是現代精神分析學派的祖師爺,有別於傳統神經病學太過於重視形而下的大腦(mind)部分,他注重的卻是形而上的「精神」(psyche)層面。因此,他的第一步工作是將人類屬於精神層面的心理活動的狀態加以界定並且區分成:意識(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unconscious)三者。簡單的說,意識是指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生活,例如看到什麼想些什麼的心理狀態;意識的下面是前意識,它和意識二者存在著有點黏又不太黏的關係,因為和實際生活的關係微弱,而被暫時驅逐出境(意識),但有時前意識又會偷溜出來,參與現實生活(意識)。至於潛意識,則在前二者的下面,它是人類精神心理中最原始的因素,被壓在最深處、最底層,經常透過做夢來企圖闖關想到回到意識之中。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三種心理狀態,佛洛依德又引入本我(或稱原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的概念(即人格的三重結構)。本我是一種本能的驅動,它是「享樂主義」的忠實信徒,並盡其所能來滿足人類的原始欲望和衝動。自我處於本我和感官意識之間,用理性審慎的態度來「保護」本我,使其既能接受本能的衝動,同時又把這種衝動限制在理性所允許的範圍之內,以換取本我的安全和成功,換言之,自我是最能看清事實的「現實主義」者。超我,是外部世界在人的內心的反映,表現出人人都必須遵循社會道德準則的一種意識,即俗稱的「良心」,超我可以成功的壓制本我的衝動,它是屬於「完美主義」者。大致說來,「本我」和「潛意識」十分吻合,「前意識」也和「自我」相互重疊,「超我」則和「意識」十分接近。但實際上,這幾者的關係可是十分複雜的,界限並不分明,而且相互重疊,可說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彼此還可以相互轉化呢!

榮格原本被佛洛依德視為準接班人,不過,兩人的學術路徑在1913年開始分道揚鑣,關鍵點在於兩人對「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戀母弒父情結)的觀點產生極大的差異。榮格不能接受佛洛依德把伊底帕斯情結作為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並且完全以「性慾力」(libido)來解釋的作法。再者,兩人對於「潛意識」的看法也有明顯的歧異,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主要是來自個人早期生活特別是童年生活中受到壓抑的心理內容,具有強烈的個人特性。而榮格除了接受「個人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的存在,他同時提出「集體潛識」(collectivenuconscious)的論點。集體潛意識是潛意識的深層結構,「它組成了一種超個性的共同心理基礎,並且普遍地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而「這種個人潛意識有賴於更深的一層,它並非來源於個人經驗,並非從後天中獲得,而是先天就存在的」(見《心理學與文學》)。因此,榮格認為在每個人的心理底層積澱著整個人類自史前時代以來的所有內容,諸如「神話」即屬於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一種表現形式。

不論是佛洛依德或榮格,他們的精神分析學都與文學有密切的關聯。而河合隼雄更是在榮格的「集體潛意識」的學說基礎下,研究日本民間傳說的深層心理的文化內涵。就像河合隼雄在首章即開宗明義的對「深層心理學」做一界定說明,「就是假定人的心理具有多層性、進而解讀心理深層構造的學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