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080823神秘之夜:人與外星生物接觸



在幽浮學上,人與外星生物的接觸(英語:Close Encounter)是指人類與外星生物或不明飛行物體所發生的不同程度接觸。這個名稱以及背後的分類方法,是由一位名為約瑟夫·艾倫·海尼克(J. Allen Hynek) 的天文學家和不明飛行物體研究者於他1972年推出的著作:《經歷UFO:科學調查》(The UFO Experience: A Scientific Inquiry)中首被次提出。外星生物接觸現時共分五類,J. Allen Hynek 起初只提出了首三種類別的接觸,其餘兩種的類別則是後人所增添的,但這些額外增添的類別並沒有普遍的被不明飛行物研究者所接受。

第一類接觸

第一類接觸,目擊一個或多個不明飛行物體:

* 飛碟
* 奇怪光體
* 不屬於人類科技技術的飛行物體

第二類接觸

第二類接觸,目擊一個或多個不明飛行物體,並給目擊者及週遭環境帶來相關的物理反應,其中包括:

* 熱力或輻射
* 地形損毀
* 身體麻痺
* 使動物受驚嚇
* 干擾引擎或電視及電台的接收
* 使目擊者失去目擊不明飛行物那段時間的記憶

第三類接觸

第三類接觸,目睹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其包括一不明飛行物體目擊個案。

不明飛行物體研究者 Ted Bloecher 提議了第三類接觸的七種次分類。

A:目睹一個外星實體在UFO內出現。
B:目睹一個外星實體在UFO內及外出現。
C:目睹一個外星實體在UFO附近,但沒有進出。
D:目睹一個外星實體。目擊者沒有目睹不明飛行物體,但是該地區在那個時候有UFO出現的報告。
E:目睹一個外星實體。目擊者沒有目睹不明飛行物體,而該地區在那個時候也沒有UFO出現的報告。
F:沒有目睹外星實體或不明飛行物體,但有一種與智慧生命溝通的經驗。
G:被綁架(等同第四類接觸)

次分類D、E、F可能和不明飛行物體現象無關。

第四類接觸

第四類接觸,人類直接與UFO或外星生物接觸,其方式有被劫持、被檢查、被進行實驗等。此種類型的外星生物接觸是不包括於海尼克原先的分類方法上。

第五類接觸

第五類接觸,由Steven M. Greer的 CSETI 小組命名,意義上是指透過人類自發或雙方合作,以一種有意識、自願性和積極主動的方式與外星文明溝通。此種類型的外星生物接觸是不包括於海尼克原先的分類方法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9%E9%A1%9E%E6%8E%A5%E8%A7%B8_%28%E9%9B%BB%E5%BD%B1%2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