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080816神秘之夜:大禹之故鄉



汶川自古皆稱神禹之邦,大禹王故里,禹之故鄉。

西漢楊雄在蜀記(蜀王本記)中道:“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

漢朝趙煜在《易林》中曰:“禹生西夷,地名石紐。”晉朝陳壽在《蜀志》中雲:“禹生汶山郡之石紐,人不敢牧其地。”
《華陽國志》中有一段誇耀「蜀地」的文字﹐稱︰“華山表其陽。四瀆,則舊各本有。汶江出其徼。「故上聖則大禹生其鄉﹐媾姻則黃帝婚其女」。“

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歷來傳頌不絕。堯的時代洪水已氾濫成災,為患下民。《孟子‧滕文公上》所載孟子對洪水時期的敘述,最為生動逼真,他說:“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于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于中國。”由於洪水為害,人們生存極其艱難,故爾滿目荒蕪,荊榛遍野,野獸出沒,人煙稀少。堯用鯀治水,9年無功。《尚書‧洪范》說:“昔鯀堙洪水。”《山海經‧海內經》中有個神話,說鯀偷竊了天帝的寶物“息壤”,這是一塊長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寶土,鯀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見成效。從此中可以推測,鯀治水患的方法很成問題,主要是用壅塞的辦法,水無處可去,東堵西決,此堵彼溢,仍然為患,所以治水9年,“績用弗成”。

禹受命治水,並有益和后稷作助手。他“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故“勞身焦思”,發憤治好水患。禹這個人聰慧機敏,勤懇踏實,言行一致,又能身為表率。他走遍天下,“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種登山用具,置於盾下,上山前齒短,後齒長;下山前齒長,後齒短)”,踏勘水情地勢,規劃治水大計。

禹治洪水採用的方法,大約是接受其父失敗的教訓,以疏導為主。如孟子所說,“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不是用人力去與大自然對抗,而是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給洪水找出路,所以他是“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洪水導入長江,排入大海,終於有所歸依。黃河為害最甚,所以大禹治水時,在黃河上下得功夫最多。他上溯黃河源頭,從積石山疏導到龍門,然後南到華陰,東折至砥柱(修三門峽水庫時已炸掉),又至孟津等處。“禹以為河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廝(義為分)二渠以引其河”。

由於黃河上游地勢高,到中下游平原地區,水勢太急,容易成災,故分其水勢,開引渠道,最後輸入渤海。另外《墨子‧兼愛中》有禹“鑿為龍門”的傳說。《呂氏春秋‧愛類篇》有較詳細的記述:“昔上古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孟門,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禹於是疏河決江。” 是說在大禹治水以前,黃河沒有龍門以下的河道,水蓄不泄,一片汪洋澤國;大禹鑿龍門、發呂梁,將水引至下游,導入大海,才解除了水患。東漢高誘說:“龍門,河之厄,在左馮翊夏陽之北。”即今山西河津縣與陜西韓城縣之間黃河峽谷上的禹門口。《水經注》卷四記:“昔者,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即經所謂龍門矣。《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岩際鐫跡,遺功尚存。”這就是悅,禹鑿龍門的傳說,曾被人們認為是歷史上的真實事跡,還有人去龍門觀察過鑿山的痕跡。

大禹治水,最感人的是關於他本身的傳說。他在治水中表現的艱苦卓絕的作風,忘我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歷久彌新。間在外治水,無暇顧及家庭,顧及兒女私情。《莊子‧天下篇》載:“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書》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為妻,新婚僅三四天,便出發治水,兒子夏啟呱呱墮地,他沒有見過一面。孟子說,“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史記》中所載,是“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無論8年還是13年,總之是很長時間。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如此。”意思是說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下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鬥,競至於形容憔悴,大腿上沒剩下多少肉,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禹的形象,就是這樣一位茹苦救世的聖人。

禹在治水的過程中,同時注意人民生計,指導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治水患時就考慮到興修水利,修築溝渠,使其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尚書》中有“決九川距四海,浚畎澮距川”,即不但疏通大江大河,還開通了田間溝渠。《史記‧五帝本紀》還說;“(禹)令稷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一方面救濟災民,一方面組織農業生產,提倡種植水稻。所以在先秦時期人們的心目中,禹和后稷同為農耕的始祖,后稷尚且是繼承禹的事業。《詩經‧閉宮》說:“(后稷)奄有下國,俾民稼穡。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纘禹之緒。”《論語‧憲問》中說:“禹稷躬稼而有天下。”顯然,大禹教民耕種與治理洪水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中國網

沒有留言: